您现在的位置: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 精神障碍 >
人格障碍该怎么纠正?
文章来源: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
诱发人格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病理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总体来讲,病理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做起的作用比较大。人格障碍该怎么纠正?本文将做深入分析介绍。
人格障碍概述人格障碍或称人格疾患、人格异常、人格违常、人格异常疾患,是精神疾病中的一种。指对于一群特定拥有而僵化思想及行为病患的分类。这类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为的问题而导致社会功能的障碍。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人格违常是据美国精神科医学会所定,这类疾患的表现是跨文化和国界的。它们被定义成发病期至少要能追溯到成早期或更早。要能符合人格违常诊断的比较低标准是疾患本身必须已干扰到个人、社会、或职业功能。
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儿童少年期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离尚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人格障碍。
诱发人格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人格障碍基于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或在后天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其表现在:
1)生物遗传因素: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被收养子女有病态人格的比率高。同卵孪生子比异卵孪生子在人格障碍、过失和犯罪等方面的一致率更高;2)病理生理因素:人格障碍患者对静态和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比正常人低,他们倾向于缺乏焦虑,因而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3)生活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这是形成异常人格的外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习得的,儿童期间单纯通过观察、模仿,即可习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可通过条件反射机理而巩固下来。追溯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常可发现不良环境对人格偏离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接受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影响比较大。另外成年人在严重的精神打击下(如冤狱、单独隔离禁闭),也会后遗性的人格改变。
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恒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ldquo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rdquo 。但是,&ldquo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rdquo 。所以只要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治疗,人格障碍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人格障碍的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对适应环境能力的训练,选择适当职业的建议与行为方式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调整与改善,以及优点与特长的发挥等等。特别是认知治疗与行为矫正可以发挥其作用,但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与极度耐心,同时要防止患者的依赖与纠缠。药物治疗只有临时对症的效果,镇静剂、抗焦虑药与抗抑郁药均可酌情选用,用药则利少弊多,尤应停止药物依赖。
》》心理医师在线在线解答如何纠正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的三个方面的诱发因素就分析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格障碍的纠正需要一个过程,越早治疗越好。有关人格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详情,如果想了解更多,请咨询本站心理医生。
下一篇:谈谈器质性精神病